السبت، 11 يونيو 2016

塔哈·侯赛因 طه حسين في اللغة الصينية

埃及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思想家、教育家1889年出生于上埃及米尼亚省马伽厄镇附近一小乡村,家境贫寒。六岁双目失明,但生性聪慧,入私塾学习《古兰经》后并能将之背诵13岁随兄到开罗爱资哈尔清真寺学习,顽强攻读,学到了许多阿拉伯古典文学知识1908年,转入新创建的埃及大学(现为开罗大学)。1914年,以论文《纪念艾布·阿拉》获得该校授予的第一个博士学位。次年赴法留学,先后在蒙彼利埃大学和巴黎大学索尔本学院学习1918年以论文《伊本·赫勒敦的社会哲学》获得该校博士学位。留法期间对古希腊文学、拉丁文学及法国等欧洲文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同时还专研哲学和社会问题1919年回国,任教于埃及大学,后历任亚历山大大学校长、教育部参事、教育部长。任部长期间因倡导实施全民免费教育而名重一时。并创办亚历山大大学和艾因·赛姆斯大学。他曾当选为参议院议员1956年被选为埃及作协首任主席,并任全国艺术、文学和社会科学最高委员会主席、阿拉伯语言学会主席等职
塔哈·侯赛因一生著述极丰,除了小说创作外,还著有大量关于思想、社会、教育、文学批评的文章和专著。并致力于西方文化介绍和阿拉伯文化复兴事业,主张政治和社会解放、普及教育、文学现代化由于他对文学的巨大贡献,因此被称为阿拉伯文学巨擘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大地上的受难者》(المعذبون في الأرض)(1948);小说《日子》(الأيام)(1929)、《一个文人》(أديب)(1934)、《鹬鸟声声》(دعاء الكروان)(1934)、《苦难树》(شجرة البؤس)(1944)、《山鲁佐德之梦》(أحلام شهرزاد)(1943)、《真实的承诺》(الوعد الحق)(1949);评论《星期三文学漫笔》(حديث الأربعاء)(1925—1957)、《贾希利叶文学》(الأدب الجاهلي)、《哈菲兹与绍基》(حافظ وشوقي)、《穆泰奈比论》(مع المتنبي和译著《希腊戏剧文学选》等。其中以自传体小说《日子》三卷1929—1962最负盛名,该小说在埃及和阿拉伯近现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另外,他的文论《论贾希利叶时代诗歌》(في الشعر الجاهلي曾引起文学界一场新与旧的争论。塔哈·侯赛因主张思想自由,反对囿于前人定见,重理性分析的倾向对阿拉伯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徐娴编写




ليست هناك تعليقات:

إرسال تعلي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