السبت، 11 يونيو 2016

黎巴嫩对阿拉伯现代文学的贡献 اسهامات لبنان في الأدب العربي

黎巴嫩文学在阿拉伯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黎巴嫩比其他阿拉伯国家更广、更早地接触了西方文化,所以无论是在诗歌、小说还是戏剧等方面,黎巴嫩作家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阿拉伯文学   黎巴嫩  贡献
19世纪以来,黎巴嫩的文学艺术经历了复兴、繁荣、发展等阶段,成了阿拉伯文明复兴的摇篮之一。有的阿拉伯学者甚至将黎巴嫩称之为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之都
黎巴嫩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长期以来与西方世界的频繁接触,加之居民中有46%信奉基督教,比其它阿拉伯国家更多也更早地吸收了来自西方的思想与观念,成为阿拉伯人了解西方世界的重要窗口。一代代黎巴嫩籍的思想家、文学家、翻译家、艺术家,在阿拉伯近现代文艺复兴运动中各领风骚。以这些学者为代表的黎巴嫩为阿拉伯现代文学的复兴、繁荣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
黎巴嫩对阿拉伯现代诗歌的贡献
阿拉伯民族是一个诗歌的民族。历代阿拉伯人都以能赋诗、吟诗而自豪。阿拉伯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他们的优秀作品,不仅记载了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而且也为人类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到了近现代,诗歌的崇高地位,虽然受到了异军突起的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体裁的撼动,更受到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的挑战。但阿拉伯人不能没有诗,有着辉煌历史的阿拉伯诗歌,依然在二十世纪的伟大复兴中,闪烁光彩。阿拉伯人依旧在用诗歌唱、呐喊;依然在用诗抒发自己的情怀。黎巴嫩在阿拉伯现代诗歌的复兴与发展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黎巴嫩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位诗人是哈利勒•穆特朗خليل المطران)。穆特朗生于黎巴嫩名城巴勒贝克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家庭。早年在贝鲁特一所天主教会学校求学。自小天资聪颖,对语言文学颇感兴趣,能读懂土耳其语、法语、英语和意大利语。学生时代就开始写诗。1890年去巴黎,两年后移居埃及,因此被称为“两国诗人

穆特朗是复兴派诗人中的重要一员,在创作中注重保持阿拉伯诗歌的传统,注意加强今与古的联系。同时他又是浪漫主义的先驱。他十分重视阿拉伯诗歌的创新与变革。认为诗歌应该体现时代的思想和感情。他的诗歌理论和实践,宣告了阿拉伯现代诗史上浪漫主义革命的开始。穆特朗在表达他的革新立场时说:“我比哈菲兹•易卜拉欣حافظ ابراهيم))和艾哈迈德•邵基أحمد شوقي更敢于创新,但是尽管如此,我没有进行什么了不起的创新。实际上我们的风格依然是陈旧的,我们只不过往里面加了一点点新术语和新思想而已。我所指的创新并不是满足于一点点的新词汇,我指的创新是诗人创造全新的主题,进行全新的构思,全新的描写,像我们所知的所有天才的阿拉伯诗人那样,去尽情地抒发自己的心意。创新需要创造,需要突破,需要设计全新的题材。”② 事实上,穆特朗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尝试,而且取得了成功。他让诗歌走出了传统的、贝都因式的束缚,尽力使其与时代的要求和现代文明的倾向相结合
穆特朗的诗有现代的魂,有古代的根。他想象丰富,情感强烈,认为思想才是创造之源。但在语言和表达上却又保持了一些旧诗的传统。在创新的同时,他并不忘记诗歌的真本,并不忽视真实情感的描写及对乐感的关注
穆特朗一生经历了不少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这些事件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的诗歌具有了抒情、叙事的特点,也使他的诗歌具有宽广的社会容量和表达空间,呈现出多样化的主题
穆特朗诗歌创作中最明显的风格是浪漫主义。如果说邵基关注的是诗的乐感,哈菲兹关注的是词的选用,那么穆特朗关注的就是想象。穆特朗的浪漫主义风格影响了他那个时代的一大批诗人,从而推动了整个阿拉伯世界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
穆特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作。其中有《夜晚》,《哭泣的狮子》,《忠诚》,《黑山姑娘》,《牺牲的胎儿》,《雅典长老》等
黎巴嫩文学家米谢尔•吉哈ميشال جحا博士认为,邵基、哈菲兹和穆特朗是阿拉伯现代的“诗坛三杰”。他们让人们想起伍麦叶时期的“诗坛三杰”艾赫泰勒الأخطل)、杰里尔جرير和法拉兹达格الفرزدق)。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的创作题材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黎巴嫩学者高西姆•穆罕默德•奥斯曼قاسم محمد عثمان认为,穆特朗做了他那个时代其他诗人没有做的事
埃及大文豪塔哈•侯赛因认为:穆特朗是现代阿拉伯诗歌的领袖,是阿拉伯现代诗人们的老师。穆特朗保护了哈菲兹,没有让他保守到让他的诗成为熟睡者的梦话。穆特朗保护了邵基,没有让他创新到让他的诗成为高烧者的胡话
阿拉伯学者们的这些评价足以说明,穆特朗这位黎巴嫩诗人对阿拉伯现代诗歌做出的贡献
白夏拉•胡里和伊里亚斯•艾布•夏伯凯是另外两位对阿拉伯现代诗歌做出重要贡献的黎巴嫩诗人
白夏拉•胡里بشارة الخوري出生于贝鲁特。幼年时,在私塾接受教育,后在希克玛学堂、法里尔学堂等地完成学业。由于觉得自己的经历和风格与伍麦叶时期的诗人艾赫泰勒相似,同时也出于模仿艾赫泰勒的愿望,他将自己称为小艾赫泰勒。鉴于他在诗歌领域表现出的惊人天赋,人们普遍接受了他的小艾赫泰勒称号
小艾赫泰勒曾于1908年创办《闪电》周报,1919年改为日报,1930年改为周刊。1928年任黎巴嫩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1930年任布尔吉哈穆德市市长。曾组建黎巴嫩青年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竭力为贫苦百姓发声,为自由和解放呐喊。1961年,在贝鲁特被推举为现代阿拉伯“诗王”,使他在诗歌领域的声誉达到了顶峰。他的诗歌一直被穆罕默德•阿卜杜•瓦哈卜محمد عبد الوهاب)、瓦迪埃•萨菲وديع الصافي)、菲璐兹فيروز)、法里德•艾塔拉希فريد الأطرش等著名歌星传唱。所以小艾赫泰勒一直活在这些明星们的歌声之中
诗才是存在于人们身上的一种天赋。小艾赫泰勒就是一位具有这种天赋的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充满激情、用词简朴、富有乐感、题材多样,最让他成名,最让他的天赋得以展示的是他的情诗。他因此也被誉为“爱情诗人”,“青春诗人”。他的情诗既受到阿拉伯传统情诗的影响,也受到西方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他诗中的女性皮肤细嫩、面颊光滑、发似波浪、鼻子弯曲、眼似银杏、双唇红润、小腰细柔、体形丰满健美。诗人笔下的美是可以感知的、能用眼看到、用手触到、用舌尝到、用鼻闻到、用耳听到
他的主要作品有:发表于1953年的诗集《爱情与青春》,发表于1961年的《小艾赫泰勒诗集》等
伊里亚斯•艾布•夏伯凯الياس أبو شبكة)在其父母外出旅行期间出生于美国。后又随父母到巴黎。在他不满一岁时回到黎巴嫩。艾布•夏伯凯年幼时生活在一个十分富裕的家庭,但在其父于1912年在埃及被窃贼所害后家道中落。父亲的死对他的影响很大,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任性、叛逆的种子
1911年,艾布•夏伯凯开始在爱因托里学堂求学。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迫终止学业,战后又回到母校学习两年。1922年彻底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艾布•夏伯凯虽饱尝贫困的苦涩,但他从不向命运低头,始终坚持依靠自己的汗水和辛劳生存
他曾去政府机关求职,但皆以失败告终。他曾在基督教学堂和穆斯林学堂任教。他曾到报社任职,为黎巴嫩和埃及多家报刊撰写连载小说、政治评论和有关社会问题的各种文章。他甚至在黎巴嫩广播电台担任编辑工作。贫困的生活、繁重的工作,使他心力憔悴,也使他深知世态炎凉,人间的酸甜苦辣。这样的经历和感受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
艾布•夏伯凯生性敏感、充满激情、易于冲动、固执己见,对不同意见者的回击总是那么猛烈、犀利、不留情面。但另一方面,他又易于平静、易于和解、心地善良、从不记仇,没有半点的张狂和傲气。这种明显的个性也是他诗歌的风格,这种两面性更是他的作品的特点
艾布•夏伯凯是黎巴嫩浪漫派诗人组织“十人社”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组织的成员包括:哈利勒•台基丁、陶菲格•阿瓦德、凯莱姆•穆尔哈姆、米夏尔•艾布•谢哈拉、福阿德•哈比夏等
艾布•夏伯凯是个多产作家,在他短暂的人生中,创作了三十多部作品。其中诗集有:《六弦琴》、《沉默的病人》、《乐园里的蛇》、《曲调》、《心的呼唤》、《永远》、《情人格尔娃》。
艾布•夏伯凯希望自己的诗歌描绘的是真实的社会和自然情景。如人压迫人的情景,弱者反抗强者的情景,病态政治的胡言乱语,青年人沉湎于情欲等
为现代阿拉伯诗歌做出重要贡献的黎巴嫩诗人还有纳赛夫•雅兹基、艾敏•奈赫兰、赛义德•阿格勒、哈利勒•哈维、乔治•格尼姆等
纳赛夫•雅兹基ناصيف اليازجي出生于贝鲁特城郊的卡法勒西马村。从小勤奋好学、才气横溢,十岁时就开始写诗,十六岁时就成了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1828年,埃米尔柏希尔曾召他进宫,作为宫廷诗人,赞颂埃米尔。离开宫廷后,专心致力于教学与写作。他的大量诗作,特别是作为宫廷诗人的诗作都没有发表,人们对他的作品最为熟知的是他的诗集《纳赛夫•雅兹基诗集》。
艾敏•奈赫兰أمين نخلة1901-1976出生于黎巴嫩巴罗克,是一位充满灵气,敢于创新的黎巴嫩现代诗人,他诗歌的特点是柔美、简朴、富有乐感,似乎其中的每一个词都在发挥着弦的作用。主要诗作有诗集《恋爱日记》。
赛义德•阿格勒(سعيد عقل出生于黎巴嫩比格阿省的扎赫兰县,被认为是黎巴嫩象征派诗歌的泰斗。因为从小就会做诗吟诗,故被称为“小诗人”。赛义德•阿格勒擅于运用时间、情景和各种形式,敢于想象、敢于创造,以高度的敏锐表达内心的感受。他的主要诗作有:《兰德拉》、《比你还美?不!》、《卡德摩斯》、《耶夫坦哈之女》等
哈利勒•哈维(خليل حاوي出生于舒维勒,曾就读于贝鲁特美国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担任文学和哲学课教师,后被学校派往剑桥大学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哈利勒•哈维是黎巴嫩革新派诗人的先驱之一。他的诗歌重在表达内心的恐惧,对价值观混乱的担忧以及信任与怀疑、希望与绝望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诗作,其中有《桥》、《灰河》等
乔治•格尼姆جورج غانم出生于黎巴嫩巴斯卡塔。自幼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直至在黎巴嫩大学获得文学和教育学学士学位、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是黎巴嫩大学最杰出的阿拉伯文学教授之一。他的主要诗作有《秋天里的花朵》、《火盆》、《爱之诗》、《无风而来》、《在遗忘的边缘》等
黎巴嫩的这些诗人们以他们朴素的情怀、敏锐的目光、细腻的情感、犀利的笔锋,以他们创作出的一首首优秀诗作,为现代阿拉伯诗歌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世人瞩目的贡献
[2]وفيق غزيري، ((خليل المطرانرائد التجدد في الشعر الحديث))، ((مجلة الجيش))، ثقافة وفنون، العدد 218، ايلول2003.

2
黎巴嫩对现代阿拉伯小说的贡献
阿拉伯现代小说是阿拉伯学者们在继承阿拉伯历史上各种故事体裁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现代小说艺术的形式特点而发展起来的。黎巴嫩与西方的接触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相比范围更广泛、历史更悠久。从官方到民间,黎巴嫩人都积极主动地与西方往来。西方的传教士也特别关注黎巴嫩,不仅把西方的文化带到了黎巴嫩,而且在黎巴嫩创办了各种学校,使黎巴嫩人能更便捷地接受西方文化。直到今天,在所有阿拉伯人中,黎巴嫩人的知识水平特别是外语水平无疑是最高的。这种与西方更多的交流与接触,自然为黎巴嫩现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优越的客观环境,也使黎巴嫩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家
黎巴嫩作家们在翻译西方小说,特别是法国小说的基础上,开始了他们各自的创作生涯。最早从事小说创作的作家是赛里姆•布斯塔尼سليم البستانى)。他是阿拉伯复兴文化的柱石布特罗斯•布斯坦尼بطرس البستاني1819-1883的长子,是纳赛夫•雅兹基的弟子。他精通阿拉伯文、英文、法文、土耳其文等多种语言。曾创办杂志《盾》。他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个在杂志上发表连载小说的阿拉伯作家。他的小说大多是关于社会问题,也有历史和爱情小说。主要作品有《沙姆园地中的热恋》、《艾斯玛》、《摩登女郎》、《法蒂娜》、《赛勒玛》、《莎米娅》、《宰诺比娅女王》、《白杜尔》、《沙姆征战中的热恋》等
乔尔吉•宰丹جرجى زيدان是继赛里姆•布斯塔尼之后从事小说创作的黎巴嫩作家。乔尔吉•宰丹出生于贝鲁特,曾在贝鲁特美国大学学习希伯来语和古叙利亚语。后定居埃及,从事文学和编辑工作,主编《时光》报。1892年创办《新月》杂志,一生笔耕不辍,直至病逝开罗
乔尔吉•宰丹在小说创作中受英国作家华特•司各特的影响较大,善于从阿拉伯历史中选择题材。他写的历史小说共有二十二部之多,其中有《迦萨尼姑娘》、《古莱氏少女》、《哈加吉•本•优素福》、《攻克安达卢西亚》、《艾敏和麦蒙》、《萨拉丁》、《斋月17》、《幸福树》等。他的小说往往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为主线,将历史和虚构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但缺乏心里分析和历史事实的真实性
凯莱姆•穆勒哈姆كرم ملحم كرم是黎巴嫩现代小说的柱石之一。出生于黎巴嫩迪尔卡玛尔镇,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并酷爱新闻业。1928年创办《一千零一夜》小说周刊,1930年创办《风暴》周报,1932年创办《秘密》杂志
凯莱姆•穆勒哈姆在小说创作上颇有天赋。他创作的小说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深受读者欢迎。主要作品有:《痛苦的呼喊》、《叶齐德的泪》、《古莱氏之鹰》、《屠夫的笑声》、《疯子》、《竹子的报复》《村里的黑影》、《红岸》等
哈利勒•台基丁خليل بن محمود تقي الدين是一位著名的外交家和文学家,出生于黎巴嫩舒法地区的贝阿格林村。曾在贝鲁特世俗复兴学堂学习法语和阿拉伯语,获得法语学士学位。后又进贝鲁特一所法国人办的基督教大学法学院学习,获得学士学位。曾在参议院和众议院任文书。1946年被任命为黎巴嫩驻莫斯科大使,后又任黎巴嫩驻埃及、利比亚、苏丹、土耳其、墨西哥、英国等国大使。1970年退休后,曾在报界工作。新闻部曾聘他为文化顾问。1982年起专心致力于写作,曾是黎巴嫩著名的“文化十人社”重要成员
哈利勒•台基丁是一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家。在进行文学批评时,他总是主张回归真本,而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他又凭借灵感,富于想象。哈利勒•台基丁热爱大地、热爱自然,所以他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就是《大地的呼唤》。他的创作源自生活,基于他深厚的社会阅历。小说《塔玛拉》就是他1955年在任驻莫斯科大使期间创作的关于一位女间谍的故事。小说集《来自真实生活的十个故事》描写的更是他所熟悉的那些男人、女人的故事。他的其他作品还有《死刑》、《我的生活故事》、《言简意赅》、《始》、《卡琳和哈桑》、《归来者》、《一个厚道人的奇想》等
马龙•阿布德مارون عبود出生于艾因•基法阿村。青少年时期曾在多所学校求学。父亲本想将其培养成神职人员,但遭到他的强烈反对。他最终在智慧学堂完成学业。在那里,他找到了适合施展自己文学天赋的环境,还结识了拉希德•台基丁、艾哈迈德•台基丁、赛义德•阿格勒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早在学生时代,他就显示出了对阿拉伯语言文学的爱好及惊人的天赋。曾在《文苑》报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还创办了文学批评杂志《风暴》。毕业后曾担任《文苑》、《支持者》、《智慧》等多家报刊的编辑工作。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迫回到乡下种地。1915年被任命为格勒祖兹市市长。1929年起开始在大学任教。1959年因病终止了执教生涯
由于马龙•阿布德一生的辛勤工作和他对阿拉伯现代文学和新闻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曾于1960年获黎巴嫩共和国总统奖;还获得一级学识勋章、骑士雪松勋章、二级独立勋章等多种荣誉。他是大马士革阿拉伯科学院院士,是法国拉丁科学、艺术、文学院通信院士,是法国世界史研究院名誉院士
马龙•阿布德是位多产作家,共为后人留下了六十部著述。其中已出版的包括:《莱拉的痴情汉》、《十八世纪的黑影》、《精灵的洞穴》、《人民的书》、《红色埃米尔》、《火山爆发之前》、《面目与传说》、《会说话的哑巴》、《侏儒与巨人》、《革新者与守旧派》、《途径》、《公主的珠宝》等。没有出版的包括:《白色的影子》、《可怕的报复》、《自然的历史》、《化学》、《现代农业科学》、《地质学》、《简朴与奢华》等
陶菲格•阿瓦德توفيق يوسف عواد出生于黎巴嫩山区迈特县的伯赫尔萨山村。少年时在家乡接受初级教育,十八岁时在贝鲁特完成高中学业,1934年在大马士革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父亲曾想让他成为一名律师,但遭到了他的断然拒绝。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一名诗人。他曾在《新娘》、《闪电》、《呼唤》、《火炬》等多家报社任编辑,并长期担任《白昼》报的主编。1941年曾创办《新》周刊,曾是文学社团“公开之家”的成员。陶菲格•阿瓦德也曾在外交界工作,担任过黎巴嫩驻阿根廷、伊朗、西班牙领事,驻埃及、墨西哥、日本、意大利大使。1975年退休后,一直专注于文学创作
陶菲格•阿瓦德的创作来源于他广泛的社会实践,依托于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反映的是黎巴嫩社会的真实情景。他试图以对社会和人们心理的剖析,撕破披在假象和伪善外面的衣衫,揭露社会的腐朽与堕落。他的作品意义深厚、题材广泛,表达热烈诚实、描写通俗简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深受一代代读者的喜爱。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同时代最有影响的作家名录。他的长篇小说《贝鲁特磨坊》,也被列入全球同时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他的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大饼》,自传体小说《毕生的收获》小说集《跛脚少年》、《处女们》、《毛衣》,诗集《时间商队》和戏剧《游客和讲解员》等
梅•齐亚黛مي زيادة出生于巴勒斯坦拿撒勒。父亲是黎巴嫩人,母亲是巴勒斯坦人。曾在当地和贝鲁特教会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1907年随父母移居开罗。先在文学院学习,后又在开罗大学学习阿拉伯文学、伊斯兰历史、哲学等。除了精通阿拉伯语和法语外,她还通晓英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希腊语、古叙利亚语。青少年时期就在开罗多家报刊上发表各种有关文学、评论、社会的文章,引起学界的关注。她曾在家里举办于每周二进 行的文学沙龙

梅•齐亚黛是阿拉伯世界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她视野开阔、情感细腻、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其中有:用法文创作的诗集《梦之花》,用阿拉伯语创作的《沙漠女探险者》、《语言和手势》、《平等》、《黑暗与光明》、《退潮与涨潮》、《笑与泪》、《生活的目标》等
赛尔玛•萨依格سلمى صائغ出生于贝鲁特。自幼接受良好教育,曾在贝鲁特女子学院担任阿拉伯语教师。曾创建妇女复兴社和妇女联合会。担任过《妇女之声》杂志的编辑。曾在贝鲁特的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曾在贝鲁特举办文学沙龙
赛尔玛•萨依格是优秀的黎巴嫩女作家。她思路敏捷、感情真挚、语言风趣、构思新颖,其作品不仅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而且还获得知名学者的齐声赞许。在她的诗作《致我的女儿》发表后,纪伯伦特意去信向她致谢。梅•齐亚黛在给她的信中称其为“我们国家多彩的春天”。依米尔•努埃曼在读了她的文集《气息》后,也特意向她去信致谢,并称作品是一件瑰宝。③ 赛尔玛•萨依格的作品还有:《形象与记忆》、《东方备忘录》等
黎巴嫩的优秀作家还有许多。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作品被一代代喜爱阿拉伯文学的黎巴嫩人、阿拉伯人,乃至全世界各地的人们所传颂。他们为阿拉伯现代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
[3]جورج هارون،((الصالونات الأدبية في لبنان))، ((مجلة الجيش)) من الجعبة الثقافية، العدد 244،تشرين الأول 2005.
3
黎巴嫩对阿拉伯现代戏剧的贡献
阿拉伯历史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戏剧。与之相接近的是民间艺人将民间故事和宗教传说进行即兴说唱的形式。这方面的文学遗产主要也就是阿拉伯中古时期的“玛卡姆”韵文故事及《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些故事
戏剧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原是西方文学的产物。阿拉伯现代戏剧的产生,主要是受到欧美戏剧的影响。十九世纪中叶,阿拉伯人自己的戏剧艺术活动首先在黎巴嫩兴起。因此说,黎巴嫩是阿拉伯现代戏剧的摇篮。黎巴嫩为阿拉伯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最早将戏剧这种文学形式引入阿拉伯世界的是黎巴嫩人马龙•奈卡什
马龙•奈卡什مارون النقاش出生于黎巴嫩海滨城市赛达,1825年随父移居贝鲁特。自幼勤奋好学,除了在经商和管理方面颇有天赋,还酷爱阿拉伯、土耳其、意大利、法国文化,并能说这些国家的语言。年轻的马龙•奈卡什作为一位黎巴嫩商人在世界各地奔波。他在法国和意大利逗留的几年中,观看了大量的西方戏剧,而且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种文学艺术。他认真地向当地作家们学习,深入了解戏剧的创作和表演。1847年回国后,他将法国诗人莫里哀的戏剧《悭吝人》翻译成阿拉伯文,并在场景、人名、音乐等方面做了一些更符合阿拉伯文化和口味的改动。1848年,话剧在马龙•奈卡什的家里演出。演员都是家人和亲友,鉴于当时女性不能上戏台的风俗,剧中的女角皆由男性扮演。出席观看的有外国使节和一些知名人士。演出前,马龙•奈卡什向观众作了演讲,阐明了演出的目的,对戏剧这种新的艺术形式进行了介绍。演出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种成功进一步激发了马龙•奈卡什从事戏剧艺术的热情,也大大增强了他在黎巴嫩推广这一艺术的信心
1850年,马龙•奈卡什在自己家附近建造了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个剧场。同年推出了他的第二部戏剧《傻瓜艾布•哈桑》,又名《哈伦•拉希德》。1853年,他创作了第三部戏剧《刻薄的嫉妒者》。遗憾的是马龙•奈卡什英年早逝,1855年,38岁时就离开了人世,没能为黎巴嫩戏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他更多的贡献
穆尼尔•艾布•达卜斯منير أبو دبس是另一位为黎巴嫩的戏剧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作家。他是在黎巴嫩,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建立戏剧学校的第一人。1951年,还是小青年的穆尼尔•艾布•达卜斯从黎巴嫩的安塔利亚斯远赴巴黎求学。在那里,他系统地学习了戏剧的音乐、编剧、表演和导演。毕业后,加入了法国的“希腊戏剧团”。在法国,他不仅演戏剧,而且还参加电视剧的演出,深受法国观众的喜爱。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一些大型演出活动的海报上
1960年回国后,他创建了黎巴嫩第一所现代戏剧学校,旨在为黎巴嫩的戏剧发展培养人才。他还与巴勒贝克大型艺术活动委员会合作,推出过一些莎士比亚、契诃夫等外国作家的戏剧。1970年,由于对在露天大剧场演出的不适应,他与巴勒贝克大型艺术活动委员会解除了合约,自己组建了贝鲁特现代戏剧团。同年,他自己创作和导演了戏剧《大洪水》。他的主要作品还有《目击者吉布伦》、《痛苦》、《黑暗》、《月蚀之岸》、《婚礼》、《罪过时刻》、《塑像和梦》、《老桥》等。黎巴嫩学者们认为,如果没有穆尼尔•艾布•达卜斯,如果没有他创建的现代戏剧学校,黎巴嫩戏剧就不能到达它已经到达的顶峰
艾萨姆•麦哈福兹عصام محفوظ是黎巴嫩最杰出的戏剧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黎巴嫩南部的一个文学之家。父亲是名牙医,但更是名诗人,有“南部夜莺”之称。母亲是名教师,同时也是位作家。他青少年时在家乡接受教育。十六岁时就显示出了在戏剧方面的天赋。他在自己居住的小区,为朋友和学校的同学推出了多场由他自己创作和导演的戏剧。成人后远赴法国留学,在巴黎获得戏剧专业学士学位。回国后曾在报界工作三十年,还在黎巴嫩大学教授过戏剧创作。《楝树》是他创作的第一部戏剧,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艾萨姆•麦哈福兹在戏剧创作中非常注重语言的通俗性,喜欢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用的语言。同时,他又主张用标准阿拉伯语,以便所有阿拉伯人都能听懂。他的戏剧《暴君》1970年在大马士革艺术节获奖,1987年在迦太基艺术节获奖,2012年在沙加艺术节获最佳戏剧作品一等奖。他的主要戏剧作品还有《裸露》、《为什么?》等
纳吉布•哈达德نجيب حداد是阿拉伯戏剧史上的一面旗帜,是阿拉伯现代文学的先驱之一。出生于贝鲁特一户书香门地。父亲是诗人,外公是著名诗人纳赛夫•雅兹基。他的三个舅舅和一个姨妈也都是有名的诗人。他幼年时曾在贝鲁特法里尔学堂上学。六岁时,随家人迁居埃及亚历山大,并在当地的美国学校就读。1882年奥拉比革命爆发后,回到贝鲁特,一方面继续在学校学习,一方面接受两位舅舅在阿拉伯语方面的指导。1883年,曾在巴勒贝克学校教授阿拉伯语和法语。翌年,应《金字塔报》创始人萨里姆•台格拉سليم تقلا的邀请,重返亚历山大,担任报纸的编辑。曾亲自创建《阿拉伯喉舌报》、《和平报》。此外,他还担任多家其他报刊杂志的通信作家。由于过度劳累,在他三十二岁那年,因患肺炎而亡故
作为阿拉伯现代戏剧先驱之一的纳吉布•哈达德,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致力于了解西方文学,致力于阿拉伯新闻事业,致力于诗歌、小说、戏剧的创新,始终勤奋创作,笔耕不止,试图用笔表达人间的疾苦、内心的伤感、山水的美丽、社会的落后。除了大量的诗作,他给后人留下了近二十部戏剧作品。其中有:《绝望后的希望》、《友谊的真诚》、《萨拉丁》、《阿穆尔•本•阿迪》等
赛义德•台基丁سعيد تقي الدين出生在黎巴嫩的巴阿格林。曾在巴阿巴达的教会学校接受小学教育,在美国大学附属中学接受中学教育。1925年毕业于美国大学。1921年曾在学校参加《坚柄》协会,被选会该协会主席。毕业后前往菲律宾经商。1946年被任命为黎巴嫩驻菲律宾领事。1949年被选为黎巴嫩美国大学毕业生联合会主席
赛义德•台基丁是一位大胆创新、敢于冒险、敢于批判的作家。他在戏剧作品中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思想的僵化,讥讽人间的种种丑恶行为,试图通过对善与恶、贫与富、强与弱等矛盾的展现来唤起人们对公平社会的想往,对崇高价值观的追求。他的主要戏剧作品有:《如果没有律师》、《木已成舟》、《敌人的祝贺》、《一捧风》、《弃婴》等
阿绥•拉哈巴尼(عاصي الرحبان)和曼苏尔•拉哈巴尼(منصور الرحبان兄弟是黎巴嫩音乐剧的代表人物,也为阿拉伯世界的戏剧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拉哈巴尼兄弟出生在黎巴嫩的安塔利亚斯。兄弟俩只差两岁,从小形影不离,就像一对双胞胎。兄弟俩的童年并不十分舒适。用弟弟曼苏尔的话说:我们总是在破烂不堪的住宅之间搬来搬去,我们住过的房子根本不叫房子。这就是我们的童年。兄弟俩是在父亲和奶奶的教育下长大的。从奶奶和父亲的讲述中,他们记住了诗歌、民谣、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受酷爱音乐的父亲的影响,他们也深深地爱上了音乐。一个个漫漫的长夜,他们总是一边听着奶奶讲述的故事,一边听着父亲演奏的乐曲,满足而快乐地度过
阿绥从小就梦想有自己的一把乐器,但因为家境的原因,一直未能如愿。1938年夏的一天,阿绥在咖啡馆的地上发现了一张面值十里拉的纸币。父亲让他把这张纸币挂在咖啡馆门口,以便丢了的人找回。几天过去了,纸币还挂在那里。阿绥画了一张纸币挂在咖啡馆,自己拿着那张真币到贝鲁特买了一把旧的小提琴。从此,兄弟俩有了自己的乐器
1942年,阿绥在当地找了一份警察的工作。一年后,弟弟曼苏尔也当了警察。当时,安塔利亚斯市的市长也是位音乐爱好者。于是兄弟俩和这位市长一起经常组织音乐晚会。这应该是他们音乐生涯的开始。此后,曾在安塔利亚斯市的俱乐部举办多次民俗音乐和音乐剧晚会,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1947年,阿绥作为小提琴手进入黎巴嫩广播电台工作,弟弟曼苏尔不久也进入了电台。1950年,阿绥开始在电台与刚满十五岁的歌星菲璐兹合作。他为她创作的第一首歌曲是《日落》。
兄弟俩在阿拉伯歌曲创新方面的重要贡献之一是缩短了歌曲的长度,加快了歌曲的节奏,突出了歌曲的中心。当时的阿拉伯歌曲大多都十分冗长,有的甚至要唱长达一个到一个半小时。阿绥对此十分反感,认为不断地重复令人生厌,每首歌应该有它的创新和特点。兄弟俩的革新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强烈抗议,但却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1954年夏,阿绥与菲璐兹结婚。从此,三位音乐巨人的合作将黎巴嫩的音乐剧艺术不断推向优美和典雅的高峰。特别是1955年在开罗的演出和1957年在黎巴嫩巴勒贝克的演出,使三位音乐巨星不仅享誉黎巴嫩、阿拉伯语国家,而且享誉全世界。菲璐兹至今仍然是阿拉伯世界独一无二的巨星
他们的音乐剧作品有:《丰收的日子》、《乡村婚礼》、《荣誉季》、《月亮桥》、《爱之轮》、《活着活着》、《纸人》、《站》、《一首爱情诗》、《阴谋在继续》、《第七个春天》等
1986年阿绥去世后,弟弟曼苏尔继续音乐剧创作,由他独立完成的作品有:《1840年夏天》、《遗训》、《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穆泰纳比》、《最后一天》、《纪伯伦和先知》等
黎巴嫩学者们以他们在引进西方戏剧艺术中的首创,以他们在举办戏剧学校中的首创,以他们在音乐剧中的首创,以他们大量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为阿拉伯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了他们无可替代的贡献
4
黎巴嫩旅美学者对阿拉伯现代文学的贡献
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黎巴嫩、叙利亚人大量移居美洲。他们在那里创办了报纸、杂志,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出版了诗集、文集、小说,成立了文学社团。这些作家一方面歌唱自由,描写阿拉伯人在新大陆的奋斗与追求,表现了对个性解放的渴望;另一方面,他们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情感。由这些作家形成的文学流派称为旅美派,也称阿拉伯侨民文学
旅美派的核心人物大多都是黎巴嫩人。其中有纪伯伦、努埃曼、艾敏•雷哈尼、艾布•马迪、拉希德、赛里姆•胡利等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جبران خليل جبران出生于黎巴嫩北部山村贝什里的一个马龙派天主教家庭。由于父亲既不勤勉又酗酒爱赌,纪伯伦幼年时生活贫困,无机会上学。好在村里的神父来他家里,教他圣经、阿拉伯语、古叙利亚语。村里的医生、诗人赛里姆•道艾尔也教他朗读和书写。这使他有机会阅读了解历史、文学和各种知识。1891年,父亲因贪污而被捕入狱,家中财产也被没收。1895625日,母亲带着他及两个妹妹和一个哥哥前往美国波士顿
纪伯伦在美国的学校学习了英语,还学习了绘画。在他十五岁那一年,他和家人一起回到了贝鲁特。他在基督教希克玛学堂完成了学业。1902510日,他重返波士顿。在此前后,他的一个妹妹和哥哥以及母亲相继因病而死。他的另一个妹妹不得不到缝纫店干活,以维持生计
1908年,在友人的帮助下,纪伯伦得以赴法国学习绘画,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指点。在此期间,他还游览了许多欧洲文化名城,阅读了大量的名人作品,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1910年,他返回波士顿,1912年定居纽约,此后潜心于创作
1920年,纪伯伦在努埃曼等人的协助下,创建了由一批移居美国的黎巴嫩、叙利亚诗人、作家组成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并任该笔会主席。1931年,纪伯伦病逝纽约,遗体转运回黎巴嫩,安葬在家乡贝什里
纪伯伦是黎巴嫩,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现代文学大师。他的作品深受全世界各国文学爱好者的喜爱。他的作品所传播的精神和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用阿拉伯文创作的主要作品有:《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折断的翅膀》、《泪与笑》、《行列歌》、《暴风雨》《奇谈录》等。用英文创作的主要作品有:《狂人》、《先驱者》、《先知》、《沙与沫》、《人子耶稣》、《大地诸神》、《彷徨》、《先知园》等
米哈依尔•努埃曼ميخائيل نعيمة出生于黎巴嫩山区的巴斯坎塔镇。幼年时就读于巴勒斯坦拿撒勒一所俄国教会小学。1906年因成绩优秀被送到乌克兰的教会学校学习。期间阅读了大量的俄罗斯文学著作。1911年回到黎巴嫩,同年随兄赴美留学。1916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获法学、文学学士学位。1918年应征入伍,曾前往法国前线与德军作战。1919年复员后回到纽约,潜心文学创作。1920年与纪伯伦一起创建“笔会”,且一直是其中的主要成员。1932年回到黎巴嫩,定居在家乡巴斯坎塔镇,专事写作
努埃曼是阿拉伯现代文学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他的影响力仅次于纪伯伦,在小说创作和文学批评方面甚至更胜于纪伯伦。在创作中,努埃曼注意避免主张和宗教的极端,避免装饰性文字和套话空话,重视现实的描写,注重吸取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优点,关注底层和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关心大众的疾苦,呼唤民族的振兴,呼唤善、爱、美
努埃曼一生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1914年,他在美国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她的新一年》。翌年,发表了小说《不育者》。1952年发表了小说《米尔达德》。1958年发表了小说《艾布•巴塔》。此书一直是中学、大学“黎巴嫩文学”课程的重要参考书。1956年发表了小说集《贵族》。1949年,发表了他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花脸回忆录》。他创作的戏剧有《父与子》、《艾尤卜》。创作的传纪有《纪伯伦传》、自传有《七十古稀》,诗作有英文诗集《眼睑细雨》,散文有《很久以前》、《历程》、《来世的干粮》、《打谷场》、《在风口》、《远过莫斯科和华盛顿》、《最后一天》、《筛》、《世界的声音》、《光明与黑暗》等
艾敏•雷哈尼أمين الريحانى出生于黎巴嫩山区法里卡镇的一个基督教马龙派家庭。父亲是位丝绸商人,生有六子。作为长子的艾敏自幼十分顽皮,经常跟村镇里别的孩子打架,很少服从父母长辈的管教,总是固执己见,有机会去父亲的作坊,也不是去帮忙,而是由于好奇而去看看里面到底在做什么,去看看那些干活的姑娘
艾敏早期接受的教育并不系统。先是向村里的私塾先生学习字母,背诵一些旧约诗篇,后又向另一位先生学习法语、阿拉伯语、算术和地理。1888年夏随叔父旅居美国,1897年就读纽约大学法学院。一年后,因病遵医嘱返回黎巴嫩疗养。在此期间,他一边在家乡教授英语,一边学习阿拉伯语,并开始在《改革》报发表文章。1899年返回纽约。1902年起开始出版他的著述。他出版的第一本专著是《法国革命概论》。他于1903年出版的第二本专著是《动物世界的三角联盟》。此后又相继出版了《驴夫和教士》、《雷哈尼文集》、《谷底百合》、《家庭妇女》、《布尔什维克的弱化》、诗集《神秘主义者之歌》等
1922年,艾敏开始周游阿拉伯世界,期间受到了麦加市长,也门教长、沙特国王、科威特埃米尔、巴林国王、伊拉克国王的接见。沙特国王阿卜杜•阿齐兹还把自己的剑送给了他。此后,他发表了《阿拉伯国王》、《内志现代史》、《灾难》、《激进与改良》、《伊拉克复地》、《马格里卜地区》、《黎巴嫩腹地》、《本•沙特的臣民和国家》、《阿拉伯海岸》、《忏悔录》、《你们是诗人》、《时间的忠诚》及长篇小说《哈利德》等
1940815日,艾敏在家乡定居期间,因骑自行车不慎跌伤,送医院治疗,同年913日不治而亡,安葬于故乡
艾敏是个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批评家、旅行家、漫画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诗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是用自由体写作阿拉伯诗歌的第一人,是与纪伯伦、努埃曼并驾齐驱的“旅美文学三巨头”之一
伊里亚•艾布•马迪ايليا أبو ماضى 出生于黎巴嫩比克费亚一个叫穆哈依迪赛的山村。早年家境贫寒,只在位于教堂旁的村小接受了简单的初级教育。1901年因生活所迫,随叔父到埃及亚历山大定居。白天帮叔父出售烟卷,晚上自学。在这期间结识了《花朵》杂志创始人安东•贾米尔。安东极为赏识艾布•马迪的聪明才智,邀请他为杂志写稿。艾布•马迪的第一部诗集《过去的记忆》就是那个时候发表的初期作品
由于艾布•马迪当时的诗作大多都是关于爱国主义的政治诗,没能避免当局的迫害。1912年,他不得不随兄迁居美国。先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定居了四年。1916年移居纽约,在《西方妇女》报任副主编。与此同时,他开始与纪伯伦等一起筹建“笔会”,并一直积极参与笔会的活动。1929年创办《赛米尔》杂志,1936年改为日报,直至他1957年去世
艾布•马迪的第二部诗集《伊里亚•艾布•马迪诗集》1918年在纽约出版,著名诗人纪伯伦为其做了序。他的第三部诗集《溪流》1927年发表于纽约,著名作家努埃曼为其做了序。他的第四部诗集《丛林》,1940年发表于纽约,是诗人最成熟、最成功、最负盛名的作品。艾布•马迪是一个自学成才的诗人。他有时候是浪漫主义的梦想家,有时又是激烈的革命者。他的诗既有对爱、对自然、对祖国的赞美,也有对落后,对不公、对压迫的倾诉,更有对社会进步、民族解放的呐喊

拉希德•赛里姆•胡利(رشيد سليم الخورى 出生于黎巴嫩巴尔巴拉村的一个基督教家庭。幼年时在家乡的小学学习,后又到萨达等地的多所学校就读,最终在贝鲁特完成学业。此后曾在黎巴嫩各地的多所学校任教。1913年移居巴西,在那里教过阿拉伯语,做过商人。1934年至1937年任《联系》杂志主编。曾参与南美阿拉伯文学家团体“安达卢西亚社”的组建,任过该社的

ليست هناك تعليقات:

إرسال تعلي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