الثلاثاء، 7 يونيو 2016

“翻译与中阿人文交流”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http://www.mesi.shisu.edu.cn/45/61/c3715a83297/page.htm

发布时间: 2016-06-06 浏览次数: 25
为纪念中国开启与阿拉伯国家外交关系60周年,弘扬“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精神,64-5日,“翻译与中阿人文交流”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该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阿拉伯翻译组织、阿拉伯翻译家协会协办,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研究中心、海合会国家研究中心承办,来自阿拉伯国家和中国的近150位学术界、翻译界代表与会。研讨会共举行了八场分会场学术研讨会议,与会专家溯本逐源地回顾了中阿人文交流,并强调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在中阿关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林怡、阿拉伯翻译组织主席海赛姆?纳希、教育部阿拉伯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烈、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伊奈阿姆?卜尤特、上海翻译家协会主席谭晶华、黎巴嫩—中国友协主席马苏德?塔希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张恩迪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

影视作品译制显现良好拓展前景

人文交流是中阿关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也是中阿合作的基础。回顾中阿文化交流的历史,翻译一直就是两个文明间相互了解与沟通的重要环节。正是由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翻译家们的努力,中阿文化交流才成为可能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原副总编辑马为公教授认为,从文学、艺术到广播、电影、电视,中阿文化交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显示出独特的时代特征。在中阿文化交流日趋活跃的今天,影视作品的译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显现出良好的拓展前景。影视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民众所喜爱的文化形态。因此,在新时期中阿文化交流中,影视剧译制也正在成为一个新的亮点。然而,影视剧的译制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翻译工作,也需要艺术家们根据剧情,进行符合本国民众语言文化习惯的再次创作,最终还要通过媒体间的合作,提供必要的播出平台

影视剧译制在中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是明显的。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这一颇具潜力的文化领域,还存在着一些缺憾。在中国的影视市场,欧美、日韩影视作品一直是引进作品的主流。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影视作品几乎看不到。这种情况在阿拉伯国家也基本如此,外来剧大都是欧美剧,也有部分来自印度,但数量有限。目前,为数不多的中国影视作品在阿拉伯国家媒体平台上播出,也只是一个新的探索,未来的路还很长。而在另一方面,如果不对阿拉伯国家影视作品引入中国的工作引起重视,中阿在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就容易失去平衡

令人欣慰的是,中阿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共识,实质性的合作已经开始。良好的前景是可以预见的。马为公表示,在中阿媒体间建立一个影视译制与播出的合作机制,将这一文化交流模式固定下来,并使之形成常态化运行,对于推动双方影视作品的互译和播出都是有益的。在中阿影视作品的互译中,应该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高水平的译制团队。从长远来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在影视作品的译制领域有十分广阔的合作前景。中国观众也期待着阿拉伯国家优秀的影视作品更多地被介绍到中国

扩展翻译者的词汇量和知识面

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蔡伟良表示,在“听、说、读、写、译”这5大能力中,“译”是外语学习者运用外语能力的综合体现,通过翻译可以衡量学习者的外语水平。对阿拉伯语专业来说,如何提高毕业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翻译能力,是阿拉伯语专业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成功翻译的三大要素是词汇量、语言组织能力(语法)、知识面。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语言组织能力,通过语法课的教学,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学习者的词汇量和知识面现状令人担忧

蔡伟良认为,翻译能力的培养,词汇和语法是基础,离开了这两个要素,翻译无从谈起。学外语的最终目标并非会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是要有准确、快速转换两种语言的能力,那就是翻译。翻译能力的培养除了词汇和语法基础外的第三大要素是文化知识。如何解决文化知识的供给问题?蔡伟良建议,开设“阿拉伯国家国情”、“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伊斯兰与国际关系”、“阿拉伯伊斯兰历史事件”、“阿拉伯文学”等课程扩大学习者的文化知识面

蔡伟良认为,培养外语人才的着眼点应该是人才的双语转换能力,即翻译能力。不会翻译,只会讲外语应该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因此,从教学的角度,翻译能力的培养应该被视为外语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正是这一原因。将近代翻译教学法再次引入一些课程(如高年级阶段的阅读与理解等课程)的教学是极其必要的。近代翻译法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以阅读为单一的教学目的,在以阅读为主的情况下,实现对单词、语段、语篇的准确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切合原意”的翻译练习

中华经典阿译须与中国文化战略紧密结合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它是中华文明的生动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是,中华典籍的阿译成果却屈指可数,不超过20部,有的由中方学者独立完成,有的则由阿方学者独立完成

中华经典阿译有何困难?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王有勇认为,一方面,中华典籍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化翻译,中华典籍均以文言文写成,阿译过程就需要将其从文言文转化为现代汉语、再由现代汉语转化为现代阿语,从而导致其语义、韵律和风格的流失。另一方面,中华典籍富含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历史意象和社会意象,这些意象可能会因中阿文化的差异而流失。因此,如何使译者以切实可行的方法成功地维护这些意象,实现与阿拉伯文化的完全契合,就成为中阿双方译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此外,中华典籍蕴含中国人对于人类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如何在当下准确或重新诠释其中的文化内涵,需要译者对目的语和源语文化、语言和哲学具有深厚的功底

为此,王有勇认为,选择中华典籍进行阿译时需要关注的是,选择的中华典籍不能仅限于儒家文化,而忽视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儒释道文化以及先秦诸子、汉唐思想、明清思想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不可偏废。选择的中华典籍不能仅限于汉族的典籍,而忽视藏族、蒙族、满族、回族等中国少数民族的典籍

对于中华经典阿译时所遵循的原则,王有勇建议,首先,与中国文化战略紧密结合,能够有效体现中国独具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更好地向阿拉伯世界介绍中国、让阿拉伯世界了解中国。其次,实现中方译者与阿方专家的紧密结合,先由中方译者翻译,再由阿方专家润色。这是因为以纯正的阿拉伯语以及阿拉伯人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表达中华典籍的内涵,是中国文化能够影响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人能够从中真正受益的关键所在。第三,坚持“以文言文为主、以白话文为辅”,力求传达中华典籍独具的风格特点。第四,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努力打造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端阿语人才。这是因为翻译人才的匮乏已成为提高中国翻译水平的一大障碍,已成为制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大瓶颈

此次会议专门设立了博士生论坛和硕士生论坛,为促进全国阿拉伯语系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为他们创造了一个互相启迪、激发创新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中阿人文交流的未来播种了希望。会议期间,还举办了9场学术讲座,以及中阿互译作品展览,展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具体作品

主办方表示,此次“翻译与中阿人文交流”国际研讨会是“中阿人文交流”系列国际研讨会的第一届,未来第二届、第三届将围绕“传媒与中阿人文交流”、“公共外交与中阿人文交流”等主题展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ليست هناك تعليقات:

إرسال تعليق